以老人為主的「搶救國文教育聯盟」日前召開記者會,批評台灣年輕人「四無」與「六沒有」,也就是無禮、無義、無廉、無恥,以及沒有認同、沒有自信、沒有耐性、沒有願景、沒有志向、沒有主張等等。
所以呢?他們似乎認為大家多讀國文,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。
年輕人是否真的「四無六沒有」,還有待討論,而讀國文或古文能否修正上述缺失,又是另一個需要確證的問題。大教授開了個記者會,卻什麼道理都沒說清,只是在闡述個人對年輕人的反感,其言行恰好傳達出台灣當前「世代衝突」中最寫實的一面。
有趣的是,這些對於年輕人的負面幻想,往往正是他們自己的真實寫照。